減敏療法新介(上篇)

2014/12/04 ~2021/12/03

過敏是一種體質,表現在不同的身體器官則表現出不同的症狀,例如引起鼻子過敏造成早上起噴嚏連連、鼻子癢、鼻塞等症狀,在醫學上的診斷,便稱為過敏性鼻炎。而氣管的過敏,便是所謂的氣喘,最常見的症狀並不是呼吸困難,反而是咳嗽持續不停,活動或天氣變化時便常咳嗽。以家長的觀點,便認為是體質不好、免疫能力差、常感冒等等,但往往不願或不知以「過敏氣喘」來面對問題。

在這些過敏性疾病中,只有氣喘急性發作時有危險性,至於其他疾病造成的症狀,雖不致命,但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。而造成這些症狀的免疫反應更是錯綜複雜,也還有許多醫學上未知的領域。但無論何種過敏疾病都是一種慢性發炎的反應。既是慢性,便需長期治療及保養。在冗長的治療過程中,家長不免會逐漸喪失信心,擔心西藥的副作用,擔心長期用藥的後遺症等等,也難免會尋求一些民俗療法,或另類治療來「斷根」或改變體質。而無論是調整體質或改變體質,其實是滿籠統的說法,而在講求實證的西方醫學,更是要深入研究「體質」是如何被改善,任何的治療是如何改變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?調整免疫系統如何真的使過敏症狀改善?又如何不會有其他不良的影響?一串串的疑問都希望「體質的改善」不是華麗的廣告名詞,而是真正有科學的驗證。

在眾多的過敏的治療方法中,「減敏治療」算是西醫中所謂的「改善體質」的治療方式,顧名思義便是減低敏感程度。在臨床的成效上有眾多的科學及人體實驗的研究發表,至於了解為什麼會有效的免疫理論基礎,也仍然持續進行中。減敏治療的歷史可追溯自1911年,歷史也不算短,首先成功用於治療花粉過敏。將花粉的萃取物小量注射於病人的皮下,以達到症狀改善的目的。當然由此對花粉過敏的減敏治療經驗中可發現(1)剛注射不久,病人會變得較敏感,(2)注射劑量過多或太頻繁,反而變得更敏感。

◆適合進行減敏療法的病況
減敏療法需長期治療才會有效,除了需要時間的配合外,並非適用於每位過敏病人。一般而言,在下面四種情形之下,才會考慮使用減敏療法:(1)可找到明確的過敏原,(2)實在無法完全避免過敏原,尤其是吸入性過敏原,例如塵螨和黴菌等,(3)雖然努力做環境控制,病人症狀仍無法改善,以及(4)即使使用適當藥物,仍然無法改善症狀。因此,目前減敏療法主要使用於過敏性鼻炎及氣喘。至於異位性皮膚炎,蕁麻疹和食物過敏則不建議用減敏療法。

續下篇...